中國網5月3日訊 2014年至今,我全程參與了湖北省長江新里程計劃 “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兩期項目的實施(以下簡稱長江鄰居項目)。作為一名聽力障礙的殘疾人,我既是長江鄰居項目的受益者,也是長江鄰居項目的工作者。長江鄰居項目放寬了助殘組織申報項目的條件,從而使得我們沒有在民政局注冊的聾人協會也獲得了競選資格,經過我們聾人團隊的不懈努力,第一期和第二期長江鄰居項目我們都競選成功。三年來,鄰居項目開展的活動讓眾多無聲世界的兄弟姐妹走出孤寂,露出笑臉,同享社會文明成果。我們開展的活動,讓社會看到聾人群體積極陽光的一面,宣揚了社會正能量,得到各級部門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對我個人,也是一個絕好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提升了服務技能,修煉了個人心靈,為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讓我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一、初識長江鄰居項目
因為自己也是殘疾人,所以格外關注助殘組織。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公益組織的發展如雨后春筍,即使是一個小鄉鎮也有兩三家,他們常常在網上發布活動召集帖,周末開展慈善活動。反觀本地,義工、志愿者組織屈指可數,僅有的幾家助殘組織開展的活動也寥寥無幾。特別是對于聾人群體,開展的活動幾乎為零,因為聾人群體大部分人耳不能聽口不能言,依靠常人看不懂的手語來交流,文化水平有限,筆談也不一定能看懂對方的意思,即使放眼全國很多機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怎么幫扶他們。和聾人溝通交流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高山,還怎么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制定措施幫扶他們呢?雖然各地都有聾人協會,但是因人才、資金等種種原因,導致聾人群體的活動很少開展。
聾人群體同樣迫切需要社會的關愛,因為生活在無聲世界里,他們更期望能聚集在一起驅趕內心的孤獨;因為聽不見不能說,他們更渴望用眼睛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因為聾隔離了人和人,他們更希望能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因為啞失去了重要的學習機會,他們更需要融入社會與時俱進不至于淘汰。所以,我一直在想方設法讓社會關注、關愛這個群體,就在此時,我接觸了長江鄰居項目。
在我仔細看過項目細則后,感覺這是一個提升聾人協會工作能力的大好機遇。恰好此時市殘聯要求我們五大殘疾人協會也積極申報鄰居項目,于是,經過幾天的精心準備,我將擬好的項目申報書上報給市殘聯,在分管領導的指導下,改正了幾處不合理的地方,提交給省殘聯鄰居項目官網。隔天被駁回要求重新修改,因為我的項目申報書中有一項是“慰問貧困聾人群體”,就是節假日期間為貧困聾人家庭送慰問物資,這在我們歷年開展的助殘活動中無可厚非,但在鄰居項目中卻行不通,因為鄰居項目的主旨是“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特需化、專業化的服務”,并不是簡單的送錢送物。經過兩次駁回修改,我的項目申報書終于通過審閱,公布在官網上,進入競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