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社會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提升網絡社會治理能力成為新課題。(孔華/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孔華)5月25日,我國首個《網絡社會安全風險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貴陽發布,報告對 31 個省級行政區及 32 個主要中心城市進行了網絡社會安全風險評估及排名。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達55.8%,網民規模達到7.72億,網絡社會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潛藏各種風險,信息泄露、網絡詐騙、賬號或密碼被盜、病毒感染、網絡謠言等事件層出不窮,迫切需要加強網絡社會治理。
為提升政府網絡社會治理能力,推動網絡強國建設,中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聯合發布《報告》,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五個維度評估網絡社會安全風險。
在31個省級行政區風險指數評估中,風險較小的五個省級行政區為甘肅、貴州、青海、上海、云南;風險較大的五個省級行政區為廣東、遼寧、天津、內蒙古、福建。在整體分布趨勢上,相較于西部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網絡社會安全風險程度較高,其中東南沿海地區尤為突出。
在27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共32個主要中心城市中,風險較小的五個城市為貴陽、西寧、蘭州、石家莊和南寧;風險較大的五個城市為大連、呼和浩特、太原、廣州。
針對存在的上述風險,《報告》還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
對于網絡三俗文化污染嚴峻,《報告》建議各地政府應大力凈化網絡空間,培養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對于賭博網站和傳銷網站的平均傳播次數居高不下,《報告》建議形成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對于有害程序、網絡攻擊、信息破壞等風險時間平均發生次數較高,《報告》建議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區,筑牢基礎設施安全“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