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是個經濟和交通較為落后的省份,我省從2000年開始實施《長江普及型假肢服務》項目,建立了長江假肢服務站,經過我省殘聯系統工作人員的努力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支持和幫助,貴州殘疾人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和發展,解決了眾多邊遠山區貧困肢殘人士的裝配假肢問題,極大的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狀況。
徐才芬家住貴州銅仁地區思南縣寬坪鄉香家灣村,這里十分偏僻,經濟交通十分落后,7歲時,徐才芬跟爸爸媽媽去趕集遭遇一場車禍失去雙腿。看著幼小的才芬,家里人整日以淚洗面,為了治好孩子的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連生活都十分困難,更是無法為孩子裝上假肢。為了能行走,徐才芬爸爸絞盡腦汁,想了很多辦法,最后給她制作了一個汽車輪胎皮,徐才芬就靠坐在笨重的輪胎皮里用雙手支撐行走,在上學的崎嶇山路上艱難挪,每每下來,她的小手上全是老繭,遇到寒冷的冬天,小手凍得通紅,看著讓人心疼。在徐才芬幼小的心靈里,多么渴望有一雙能走路的腿,能像她的小伙伴們一樣自由的玩耍,這個折翼的天使,夢想能有一雙翱翔的翅膀自由飛翔。可對這個幾乎一貧如洗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而且這個夢一等就是好多年。在這個家里,她母親因病患有精神性疾病,要靠藥物來控制,為了能讓這個家支撐下去,徐才芬父親靠打工勉強維持生計。
2015年8月,徐才芬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的高度關注。海迪主席批示:“貴州是不發達地區,貧困殘疾人多,我們要多加一份關切。希望早日為這個孩子配上最實用的輪椅和輔具,讓她能夠方便地生活和學習。同時也希望當地殘聯能夠幫助她的家庭解決一些困難,送些生活和學習用品”。
接到批示后,省殘聯會領導高度重視徐才芬的康復及救助工作,作出了“迅速了解情況,盡快提出救助意見”的指示。9月,由省殘聯康復部、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組成專家組,會同銅仁市殘聯、思南縣殘聯、以及當地政府深入了解徐才芬的家庭狀況和學習生活環境。針對她生活學習的主要困難和康復需求,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先期開展救助行動,制定了較為詳細的救助計劃和措施。
省殘聯為她送上了助學慰問金,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為徐才芬提供了殘疾人輪椅車和肘杖,并由康復中心專家組現場為徐才芬進行了假肢裝配前的評估、檢查、測量以及取型等工作。
10月初,徐才芬到省殘疾人康復中心長江假肢站安裝假肢,在長江假肢站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徐才芬裝配上了假肢,技術人員先為其安裝臨時假肢接受腔、短樁假肢及正式的坐骨包容式接受腔,經過技術人員的盡心調試及耐心的訓練中,雙大腿截肢的徐才芬站立起來了,并能用雙肘拐站立行走了。在穿戴上假肢后徐才芬高興地說“終于不用總是仰著頭,感覺好極了!”在不幸失去雙腿12年后,第一次體會到了站起來的感覺,當長江假肢站技術人員為徐才芬裝上試驗用的假肢,把她扶上康復學步用的雙杠上時,徐才芬對這雙“機械腿”很不習慣,就像幼兒學步一樣,盡管有雙杠支撐,但是徐才芬的第一步還是邁得很吃力,這是因為徐才芬常年靠雙手支撐爬行,殘存的那部分大腿肌肉已經萎縮,她已經忘記怎么用腿走路了。盡管每邁出一步都十分辛苦,但是徐才芬感到非常興奮,她的夢想就要成真了。在刻苦的訓練了一個月后,她基本能象健全人一樣有尊嚴的正常行走。
在后期的回訪中了解到其回家經過慢慢鍛煉不但能夠在平路上行走還能夠慢慢的上下樓梯了,但因第一次穿戴假肢肌肉萎縮較快,接受腔已經無法穿戴了。在得之這一情況后,中心又為其免費更換了假肢接受腔。
徐才芬的故事被報道后,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貴州都市報、貴州省電視臺百姓關注欄目深入徐才芬所在的家庭和學校進行了采訪報道。徐才芬激動的表示:“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愛,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用自己的能力來照顧好家,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