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昆明呈貢是中國著名的花卉和蔬菜生產基地,黨的十九大以來,呈貢區委、區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進“三農”改革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充分聚合政校企優勢,圍繞農村經濟、產業、資源三大要素的組合和最優配置,改變鄉村面貌,規范鄉村治理,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
推進“一模式”,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依托駐呈高校科研、人才優勢,政府搭建“校地企”促鄉村振興發展平臺,10所駐呈高校組織部、參與鄉村振興主要行業部門黨組織、街道黨工委建立鄉村振興黨建聯盟,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區農業農村局先后與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引入企業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社區“開菜單”,平臺“來配菜”,校企“來掌廚”。萬溪沖實驗社區分別與5所駐呈高校48個學院簽訂了教育實踐基地和勞動實踐基地協議,萬溪沖成為高校師生創新創業的教學實踐基地。目前云南藝術學院、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部分項目已在社區落地。信用社為社區居民授信1.1億元。郵政運用EMS物流系統完成寶珠梨線上線下銷售11400余單,約55噸,實現農戶產地銷售價格翻番。
擦亮“兩名片”,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一是擦亮斗南花卉名片,世界花都更繽紛。
斗南花卉享譽世界,春城花都品牌深入人心。制定建設“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工作計劃,以斗南花卉“云花”品牌為載體,大力發展花卉交易、品種培育、研發加工、旅游會展及配套服務,以昆明斗南花卉小鎮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基礎配套,提升交易環境,提高綜合經濟效益,努力建成全球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
進行“花卉產業總部園區”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互聯網+花卉”,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延伸花卉產業鏈。斗南已成為集花卉交易、國際物流、旅游觀光、研發、培訓為一體的“亞洲花都”。
小鎮鮮切花年交易量超過70億枝、交易額超過60億元。云南省80%以上的鮮切花和周邊省份、周邊國家的花卉入場交易。在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中占據70%的市場份額,出口46個國家和地區,有全國10枝鮮切花7枝產自云南之說。多年來借助“斗南”花卉這一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效應和市場優勢,斗南已成為中國花卉市場的“風向標”和花卉價格的“晴雨表”。
二是擦亮萬溪鄉村旅游名片,梁王山下更多姿。
梁王山下綠色打底,萬溪鄉村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山區、半山區農村社區,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推廣力度,實施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和特色水果生產,發展家庭農場和以寶珠梨、櫻桃園為主的休閑、觀光農業。
以萬溪生態花園建設為載體,深挖寶珠梨價值,開發寶珠梨產品、延長產業鏈。
通過舉辦“中國·呈貢萬溪梨花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講好寶珠梨故事,逐步提升呈貢梨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逐步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和觀光型農業轉型升級,逐步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逐步走出一條從農業生產村向農業觀光旅游村轉型,由傳統農業自然經濟向現代農業經濟轉型的發展之路。
把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呈貢寶珠梨”作為萬溪沖發展的特色和文化根基,定位建設“萬溪梨鎮”。
打好“三張牌”,加快鄉村振興新步伐
打好“生態牌”,生態賦本,描繪發展底色。
統籌鄉村“三生”空間,嚴控鄉村建設紅線,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大力開展環滇池城市面山生態修復工程,實施萬畝面山補植補造和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改善村莊周邊生態環境。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完成呈貢區“美麗公路”綠色廊道建設項目綠化美化面積400余畝、營造林項目10000余畝、義務植樹40余萬株、苗木種植11000余株、古樹名木保護全掛牌。農村社區被認定為省級森林鄉村,省、市級美麗鄉村。
深入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三級河長四級治理”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入滇河道“一河一策”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城鄉黑臭水體基本消除,3條入滇河道重要節點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水質穩定達標。農業面源污染明顯改善,農業減肥減藥持續降低,農作物廢棄物綜合利用、田間清潔工作穩步提升。全面提升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水平,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村污水處理率達100%,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完成農村社區雨污分流。
積極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實現二類衛生公廁全覆蓋,新建衛生戶廁2204座,拆除農村露天旱廁1518座,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2690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達94%。衛生鄉鎮、衛生村創建比例達100%。
打好“文化牌”,文化賦魂,促進產業融合。
對古梨樹進行“家底式”摸排統計,社區內4206株300年以上樹齡古梨樹,5230株樹齡100年以上樹齡古梨樹實現樹樹掛牌、樹樹保護,寶珠梨成為農村社區“一村一品”示范點。
建設萬溪鄉創館(博物館)將集中展示以寶珠梨文化發展為中心的“三農”村史館,設立萬溪寶珠梨主題郵局,以郵說云南、郵說寶珠梨,展示呈貢文化和滇池流域農耕文明。“以梨為約”,將寶珠梨保護等條款寫進了《居規民約》,戶戶簽訂寶珠梨保護協議,寶珠梨保護獲得全民認同、全民共管。
寶珠梨種植由粗放逐漸轉向精細,銷售渠道立體化,品牌影響力漸強。成立集體專業合作社,以社區集體經濟+個人合作、社區集體經濟+第三方食品加工公司模式促進寶珠梨深加工產業提質提檔;針對消費群體的多樣性,研發出梨膏、梨醋、梨酒、梨茶、梨干、梨糖等寶珠梨深加工食品新品類;注冊萬溪梨鎮寶珠梨系列商標。開發百余種寶珠梨系列文創產品。
成功舉辦了九屆“萬溪梨花節”“寶珠梨采摘節”,萬溪沖實驗村年均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00余萬元,社區發展農家樂11家,全村居民存款超過2億元,人均達到10余萬元。強化寶珠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寶珠梨已成為一張當地響當當的文化名片。
打好“人才牌”,人才賦能,激發發展活力。
建立集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人才、傳統手工業人才等為主體的鄉村振興人才庫。“萬名人才興萬村”人才團隊在萬溪沖社區蹲點開展調研17次,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8篇,圍繞中小學教育實踐基地及產業發展開展咨詢13次,為社區產業發展定位提供明確出路,團隊已在社區投資落地產業項目3個,引入8名高校畢業生駐村工作。制定了《昆明市呈貢區優秀人才評選管理辦法(試行)》。建立李小云教授專家工作站、唐麗霞教授省級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中國農業大學3名博士生駐村開展鄉村振興課題研究,承擔起前沿理論與村民思想之間的橋梁紐帶。建立花卉專家工作站、寶珠梨專家基層工作站、萬溪沖藝術社區建設專家工作站等人才工作站(室)9個,為本地人才和行業翹楚搭建“授人以漁”的溝通交流平臺,在“一對一”“點對點”的師帶徒人才培養中,培養本地產業人才。出臺了《呈貢區專職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優化社區工作者人才結構。與駐區高校、醫院、企業合作,扶持“呈貢區花卉行業電商人才隊伍建設”“果實蠅防控專業人才培養”等人才項目13個,通過投入項目資金、提供信息技術、指導產業發展、引導社會治理、培訓基層技術人才等方式,集中力量破解一批制約社區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實現創業和技術服務領域覆蓋一二三產業,助推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夯實“四保障”,提升鄉村振興新臺階
夯實創業就業保障,營造創業就業氛圍。
在全省率先出臺《呈貢區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施辦法》。區級財政投入預算資金3000余萬元,引進省外、省內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骨干業務水平。在全區范圍開展農民技術職稱評定申報工作,鼓勵本地長期從事農業農村生產經營和社會管理的居民參評,共采集統計報送60名中級以上職稱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和30名涉農企業人員信息進入昆明市人才庫系統。加強農村實用性人才培訓,加大扶持非遺傳承人、涉農花卉產業人才培養,推動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創建“農業創業示范鄉村”、“農業創業孵化基地”,完善創業孵化器功能配套,強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不斷提升農業科技貢獻率。成立呈貢區涉農居民創業就業培訓中心,年均開展各類工種100余個班次5000余人次的培訓。出臺《呈貢區關于扶持涉農居民創業就業的意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扶持涉農居民從事個體經營1000余戶、首次創辦企業100余戶、社區集體企業3家、創業協會3家、流動黨支部6個、對近2000戶種地農戶進行自然災害險和小團體意外傷害險補助,截至目前共兌付扶持涉農居民創業就業補助資金4800余萬元。
夯實社會民生保障,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包”工程。
出臺了《呈貢區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方案》,村莊道路建設實現全部街道、行政村和自然村戶外道路通暢比例達到100%。涉農街道被市級評為“四好農村路”示范街道。提高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共開通城際公交線路7條,城市公交93條,鄉鎮客車通達率、行政村公交覆蓋率達100%。農村集中供水率100%,市政自來水通達率75%。天然氣入村率25%。強化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區基礎網絡全接入,自然村4G網絡、FTTH網絡全覆蓋,行政村5G網絡全覆蓋。制定了《昆明市呈貢區鄉村教師培養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6)》提升公共教育服務水平,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小學、初中階段毛入學率和鞏固率超過99%。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和文體活動廣場建設,全區村級體育設施全覆蓋。出臺了《昆明市呈貢區鄉村醫生培養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6)》,加快鄉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本醫療衛生公共服務水平,涉農街道設有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農村社區衛生室全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計生特殊家庭家庭醫生簽約率已達100%。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險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夯實集體經濟保障,深化村集體經濟強村工程。
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五個先鋒”創建內容之一納入創建范圍,鼓勵引導社區黨組織依托區位優勢、集體“三資”優勢,積極拓展經營項目,整合各部門支農惠農資金,對村集體經濟效益較好的集體經濟組織給予獎勵扶持,有效盤活集體資產, 發揮集體資源、資金效益。同時,還積極制定《呈貢區社區集體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年)》,為全區集體經濟發展制定了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以開展社區集體經濟清產核資為契機,全面清查社區集體資產、資源,理順產權歸屬關系,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制度,確保資金完整、資產保值增值和資源合理利用。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社區干部隊伍帶富能力。以實施“領頭雁”培養工程、青年人才回引計劃、社區“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等為切入點,加強社區致富帶頭人培養建設,引導社區干部在思路上創新、在方法上改進、在落實上聚力,積極投身村級集體經濟建設之中。
夯實政策資金保障,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能。
制定了《呈貢區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實施方案》及《昆明市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建設資金整合方案--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溪沖社區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方案》,為鄉村振興資金整合提供條件。出臺了《呈貢區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呈貢區財政貼息擔保貼費實施細則(試行)》,通過貸款貼息、保費補貼、信貸擔保、PPP項目等,引導撬動社會資金參與鄉村振興。支持鄉村振興涉農資金投放貸款200,000余萬元。農村社區“鄉村振興整村授信工作”全覆蓋。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逐年穩步增長。年均安排涉農資金10,000余萬元,同比增長5%以上。土地出讓收入優先用于農業農村發展。2020年土地出讓收入安排用于農業農村發展資金15,812.37萬元。
呈貢區依托產業園區資源優勢、駐呈高校產學研一體化落實見效,把高新技術、新興商業模式等引入農業,大力發展都市農業、休閑旅游農業、創意農業、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休閑、教育、互聯網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精深發展。2017-2020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8116元增長到23298元,年均增長9.5%,城鄉收入比由2.20:1縮小到2.13:1。